水质监测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,它涵盖了多个方面。从监测范围来看,包括对自然水体如河流、湖泊、海洋,以及人工水体如水库、城市供水系统、污水处理设施等的监测。无论是源头的水源地,还是经过一系列处理和流转后的用水末端,都在其监测视野之内。
起先关注的是水体的物理指标,例如水温,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化学反应速率,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可能暗示着水体环境的改变,比如是否有热污染或者寒冷天气下的特殊状况。浊度也是重要指标之一,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含量,浊度高可能意味着有较多泥沙、有机物颗粒等,影响水的透明度和生态平衡。
化学指标更是水质监测的核心部分。酸碱度(pH 值)直接关系到水体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适应性,不同生物对水的酸碱度有不同要求,偏离正常范围可能抑制某些生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。溶解氧含量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环境健康程度的关键,充足的溶解氧能够支持好氧微生物的生存,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,其减少可能预示着水体污染或富营养化等问题。
水质监测系统该如何校准:
1.零点校准:
-对于具有零点调节功能的水质监测仪器,如电导率仪、溶解氧仪等,首先需要进行零点校准。
-使用去离子水或已知电导率、溶解氧含量为零的溶液(如经过煮沸除氧并冷却的水),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,将仪器的读数调整为零。
2.量程校准:
-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,其浓度或数值覆盖仪器的整个量程范围。
-例如,对于氨氮监测仪,可选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,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测量,然后根据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异,通过仪器的校准功能调整量程系数,使测量值与标准值相符。
3.多点校准:
-选取至少三个不同浓度或数值的标准溶液,包括低、中、高浓度或数值点。
-以pH计为例,可选用pH=4.00、pH=7.00、pH=10.00的标准缓冲溶液,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,使仪器在这几点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一致,从而提高仪器在整个量程范围内的准确性。
4.斜率校准:
-主要针对电化学传感器,如pH电极、溶解氧电极等。
-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和理论斜率值,计算出实际斜率,然后在仪器上进行斜率调整,使电极的响应符合理论关系,提高测量的准确性。
5.现场校准:
-对于在线水质监测系统,定期进行现场校准非常重要。
-可以使用便携式标准仪器或取样后在实验室用高精度仪器测量,将测量结果与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值进行对比,对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校准和修正。